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朱子之路>
朱高正通解《近思录》|为学大要(三)
2019-05-08 08:56:43  来源:武夷微发布  责任编辑:王俊杰  


本卷旨在论述为学大要,共收录一百一十一条,其中濂溪先生(周敦颐)二条、横渠先生(张载)三十三条,其余七十六条来自明道先生(程颢)、伊川先生(程颐)兄弟。


究竟为学的目的为何?为学当以何为要?何为“为己之学”?……在近几期,朱高正先生将对《近思录》之卷二《为学大要》做解读。


勿擅为文立言


伊川先生答朱长文①书曰:圣贤之言,不得已也。盖有是言,则是理明;无是言,则天下之理有阙焉。如彼耒耜②陶冶之器,一不制则生人之道有不足矣。圣贤之言虽欲已,得乎?然其包涵尽天下之理,亦甚约也。后之人始执卷,则以文章为先,平生所为,动多于圣人。然有之无所补,无之靡所阙,乃无用之赘言也。不止赘而已,既不得其要,则离真失正,反害于道必矣。来书所谓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夫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③”者,疾没身无善可称云尔,非谓疾无名也。名者可以厉中人,君子所存,非所汲汲。——《伊川文集》卷五


① 朱长文:字伯源,年未冠而举进士,《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② 耒耜(lěi sì):皆为耕作之农具。


③ 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语出《论语·卫灵公》第二十章。


释 义


这是《为学大要》的第五条。


朱长文写信告诉伊川先生,表明想立言以使后人能知其不忘乎从善之道。伊川戒之,欲其用心于实学,莫蹈好名之失。其实,君子为学,为的是明理而致用,言论词章本非所贵。自古以来,圣贤固然有传世之言,然皆不得已而为之。只因有此言,此理才能明白于天下;若无此言,则天下之理就会有所不足。就如同耒耜这类农具或陶冶这类工艺,如果不创制出来就无法生产农作物及其它工艺品,那么人民养生之道就会有所不足了。如此一来,圣贤之言,虽想不讲出来,行吗?然而圣人的话将天下的道理都包涵进去了,也是非常精要简约的,如《周易》。后来的人才刚开始读书就迫不及待地学着做文章,平生所写的数量动不动就超过圣人。但是有了这些文章对于道理并无补益,没有它们,对于道理也没有损失,只不过是一堆无用的赘文罢了。有时还不止多余而已,其言论动辄不合于道理的要旨,偏离真义,失于正理,必然反而有害于道。来信说,想使后人见到你不忘乎从善之道,其实这都是私心在作祟。孔夫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并不是担心过世后他的名声不被世人所称扬,而是担心死后没有足够的善德与其美名相称。名声固然可以鼓励中才资质的人努力为善,但对于有道君子存心于“学以至圣人之道”,自有务实工夫,世俗的美名虚声则不该汲汲去追求。


现代专业摇笔杆子的,当首推记者,每天忙着赶稿、发稿。但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常常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其实,我们应该惜墨如金,不要轻易为文立言。笔者从高中时代就自我要求,除非这个问题三年内没人写得出来或没人敢写,否则决不轻率下笔。写出来的东西,要是过了三年还能看,那意味着能当个专职作家了;要是过了三十年还能看,那就可以当个文豪了;要是过了三百年还能看,那才是真正的经典作家。


量力而为


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遗书》卷二


释 义


这是《为学大要》的第二十二条。


见识不可不深远,期许不可不宏大,但要笃行实践也须量力而为,循序渐进。否则立志虽大而劳苦其心,力量既小而承艰重之任,不切实际,恐终败事。


朋友相观而善


朋友讲习,更莫如“相观而善①”工夫多。——《遗书》卷二


① 相观而善:语出《礼记·学记》第四节。


释 义


这是《为学大要》的第二十三条。


《周易·兑卦》的《象传》说“君子以朋友讲习”,此乃致知之事;而《礼记》说“相观而善之谓摩”,则为笃行之事。朋友相与讲习,辨明义理固然不可少。但朋友相观感化,相濡以沫,而有以善其身心,砥砺品德,不是更好吗?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人品,只要看他交往的朋友就够了。所谓“物以类聚”,什么样的人就会交什么样的朋友。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要改善自己的品德,提升自身的水平,那就要选择品德优秀的人常相往来、切磋。要是往来的尽是一流人物,自己想不当一流人物也难啊!


须是大其心


须是大其心,使开阔。譬如为九层之台①,须大做脚始得。——《易传》卷一,释《乾·文言》


① 九层之台:语出《老子》第六十四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释 义


这是《为学大要》的第二十四条。


为学应先大其心量,使其开阔,就像要筑九层之台,其基址也须做大,使之开阔才好。有志成圣成贤,就得先开拓胸襟,才能做好崇德广业的大事。


殷忧启圣


明道先生曰:自“舜发于畎亩之中”,至“百里奚举于市”,若要熟,也须从这里过。——《遗书》卷二十一


释 义


这是《为学大要》的第二十五条。


人生在世,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所相与的族亲、师友,所遭遇的挑战、危机,都是足为锻炼身、心之资。尤其是面临困境,更能激发人的潜力。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明道先生说:《孟子》中“自舜发于畎亩之中”到“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一节,就是炼就圣贤工夫的好去处。学者若想把炼就圣贤工夫的道理熟透,也须从这里锻炼过来。


参也,竟以鲁得之


参①也,竟以鲁②得之。——《遗书》卷三


① 参:即曾参,孔子弟子,以孝闻名。


② 鲁:迟钝。


释 义


这是《为学大要》的第二十六条。


人多过度评价才华的重要性,而不知笃诚之志对弘扬圣道比起才华更为可贵。曾子一日三省吾身,常似有所不及,才华也未曾出众,而孔子以鲁直称赞他。然用力日久,真能延续孔门圣学的反而是曾子,曾子传给孔子之孙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给孟子。因此说“参也,竟以鲁得之”。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