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南平武夷山朱子故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管理中心授予五夫民俗文化博物馆、朱子学堂为交流基地的参访点,并聘请了谢晖、张贵龙、姜立煌、章一定四位已经在五夫镇从事海峡两岸交流工作的志愿者为首批武夷山朱子故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联络员,聘期5年。这是交流基地积极创新交流服务方式、深化武台融合的又一举措。武夷山市政协副主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管理中心主任金文莲及相关人员为参访点授牌,并颁发聘书。 2016年6月,国台办批准设立南平武夷山朱子故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当年底,基地正式挂牌开展服务。5年来,武夷山市立足于朱子在此琴书五十载,留下大量遗迹遗存、学术著作、理学思想的优势,积极发挥朱子文化这一两岸共同文化品牌作用,厚植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在工作思路上,持续推动“一区五工程”(一区: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五工程:保护工程、学术工程、传播工程、教化工程、交流工程)建设,努力打造两岸朱子文化交流先行区。在基地的建设上,加大朱子文化生态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紫阳楼、朱子社仓、兴贤古街、朱子园等朱子文化遗存古迹修复。在服务交流活动上,常态化举办“朱子四礼”、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两岸联合夏令营等交流活动。在品牌建设上,加大朱子文化品牌建设,努力打造海内外朱子后裔的寻根地、朱子理学研究者的探访地、朱子文化爱好者的体验地等。基地设立以来,通过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增进了两岸同胞亲情、友情,促进了两岸经贸协作、文旅合作、民间交流等,2016年至2019年,基地台胞接待人次年均增长达72.85%,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为两岸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首批两个参访点均为民间交流点,位于五夫镇的兴贤古街上,多年来一直积极为两岸朱子文化交流活动进行服务。而4位联络员则是五夫镇服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的中间力量。据悉,参访点的设立和联络员的聘请,目的是拓展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让交流服务官方和民间同频共振,相互补充,共同服务,以促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方诗宇 林跃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