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武夷山资讯>
五夫镇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工作站大力发展粮食产业
2021-10-29 11:48:44  来源:南平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王俊杰  

民以食为天,对咱老百姓来说,粮食是生存的第一需求。南平素有“福建粮仓”之称,近年来,南平市为了确保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在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和服务,提升全市粮食生产能力。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武夷山五夫镇的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工作站,看看这个工作站是如何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

全省唯一的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工作站,是三年前落户在五夫镇的,眼下种植基地里正在收割“象牙香珍”优质品种大米。工作站2019年从广州引进这个优质品种到当地试种,受到了广大农民、加工厂、消费者的喜爱,如今,“象牙香珍”在武夷山、浦城、建阳等地,已新增推广面积超过2000亩,为大武夷农业品牌创建贡献了新力量。

今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九条措施的通知,提出要着力强化规模种粮奖补,对规模种植双季稻、设施大棚规模种植水稻等给予奖补,其中:为鼓励双季稻种植,对同一地块(相对连片即可)连作种植早稻、晚稻面积都超过30亩的(含30亩),按早稻实际播种面积给予每亩最高200元奖补。

惠农政策一出台,不少粮农便谋划着发展晚稻种植。而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1号”,根据专家对水稻株型、稻穗长度、株高、稻穗的谷粒数、产量等综合理论测产,大大超过南平当地的晚稻平均产量,所以,工作站计划重点推广这个晚稻品种。

据了解,武夷山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工作站是一个综合项目体。整个项目由“科研基地、科研中心、休闲创意农业体验区”三部分组成。通过水稻栽培示范、种质资源创制、优良品种推广等基础工作,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大米品牌,构建科普教育、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等立体式的业态。工作站还自主投资近300万元,开展了彩色油菜花和小火车项目,仅今年一个月便实现游客导入量超4万人次,成为五夫镇淡季旅游的引流主力和武夷山旅游的网红景点,有效带动水稻生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站力争在5年内形成“从科研到科普、从种子到餐桌、从农业到旅游业“的复合型粮食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南平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许文婷 伍道微)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