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武夷
父子逐梦武夷山
2016-11-25 15:41:27  来源:  责任编辑:陈倩  

秋高气爽,十月飞鸿。笑阳( 原名石晓良,艺名一壶道人,号民间陶夫。) 信心满满,又一次开始了武夷山之旅。他深深爱着这片美丽而又富饶的土地。

笑阳自小生长在我国著名的陶都——宜兴。在充满灵气的肥沃土壤上,他很早就接受着陶瓷文化艺术的熏陶。他摸过锄把扛过枪,但从未停止过对艺术的追求。直至从部队团职干部转业到地方,毅然走上了弃政从艺之路,由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和美术、陶艺界的众多大师级人物交上朋友,尤其是与我国新文人画代表人物朱新建引为知己,结成挚友,有着对陶瓷和美术方面的许多共同语言。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与武夷山结缘,从此再也不会分离。2007 年《闽北日报》“问茶收藏”栏目向他约稿,他热情应允。翌年,他赶到了风光秀丽的武夷山参加了首届茶博会。他为武夷山之美景折服,同时又沉醉于清香醇厚的武夷山大红袍香茶。来年,他就组织了一支精干的紫砂文化交流队伍,和紫砂工艺师们一起参加了武夷山举办的山、水、茶博览会,让数十把由紫砂名家和福建书画家们合作的紫砂茗壶登场亮相。期间有缘结交了中华孔子学会、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的三位会长,一道品茶把盏,谈艺论道。回宜后灵感顿发,亲手赶制了集三教文化为一体的“三智”系列紫砂壶。

近年来,笑阳以传播国学文化为己任,将紫砂文化带入武夷山,又将武夷山茶文化传到宜兴,成功开发了“大武夷山文化壶”品牌。他躬身践行“壶茶同誉”文化课题,积极打造“两地窑” 新文人陶,使紫砂文化和茶文化产业空前融合,将武夷山、景德镇、龙泉和宜兴紧紧联结一体,构建了长三角壶茶文人圈。他立足于宜兴陶文化根基,尤其感谢武夷山的山山水水给予他的灵气。武夷山是他的福地,大红袍更是回味无穷。一片片大红袍在热水中轻舒曼舞,转瞬间如花怒放,弥漫茶香,犹如一缕清香,净心醒脑,消除烦恼,产生灵感。由此,他提倡“文化民间化,生活艺术化”,拓宽视野,放下身架,让艺术贴近普通百姓,使得“两地窑”新文人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他开始在瓷器上绘画。武夷山的茶园,一路一景,鸟语花香,皆可入画,笔力老到,简洁凝练。他把对武夷山的情感同样又挥洒到宣纸上,那一幅幅画面,将写实与写意有机结合,不落俗套,洒脱飘逸。茶博会举办至今已历十届,他届届参加。作为武夷山的文化使者,他再一次来到武夷山,参加第十届茶博会。这里是他的创作源泉,他将把“两地窑” 新文人陶献给大家,还要带来一批画作,让众多的朋友们一起分享他创作的快乐。

武夷山是笑阳的理想乐园,也成为他儿子的逐梦之地。儿子笑石(原名石越)入读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已三年。受其父亲的影响,从2009 年到武夷山已连续参加了七届海峡两岸茶博会。那时候他刚刚大学毕业,热情阳光。在频繁的面对面的接触中,他深刻感受到了武夷山人民对紫砂的喜爱。通过茶博会,石越和许多紫砂工艺师一起交流,尤为紫砂高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文亲和力而引以为荣。紫砂是宜兴数千年陶瓷生产的历史结晶,从诞生到成熟繁荣,历代文人功不可没。从明代正德年起,许多著名的诗人、学者、书画家、艺术家与宜兴民间工匠相融合,从壶形到壶上的铭文、书法、印章、刻工刀法,不断演绎升华,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情趣。一缕茶香在手,可让武夷山人民快乐而诗意地生活。由此,石越开始了紫砂人生之路,他虚心求教,拜师学艺,一边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攻读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一边跟随国家级工艺师吴建林学习制壶,逐渐成为小有名气的制壶好手。他新制的壶,线面处理挺拔清晰,整个壶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具有独到的轮廓美,韵律美。他独立设计的《孔雀开屏》紫砂绞泥壶在2013 年山西首届文化博览会上荣获神功杯工艺美术银奖。

自2009 年起,石越也届届参加茶博会,并且每届捐献一把紫砂壶。在2012 年的第六届茶博会上,他把自己制作的12 把紫砂壶带入会场,很快就一抢而光。第十届茶博会即将启幕,这次他要带去30 多个品种的紫砂壶,其中有他精心构思的渔翁壶。这把壶是根据武夷山人民的饮茶习惯特地创作的。武夷山人喜欢大红袍,而大红袍茶价格不菲,需珍惜大红袍茶水。用紫砂壶首先得控制好壶嘴出水,渔翁壶设计的壶嘴冲出的水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十分流畅。为了控制出水,他还在壶把上专门设计了一个小孔,出水量的大小由这个小孔来控制和调节。渔翁壶不仅实用性强,而且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做工细腻,已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

武夷山山峰竞秀,茶香万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篇章。如今,笑阳和他的儿子虽然身居宜兴,但热爱武夷山,心系武夷山,用满腹才智和灵巧的双手谱写着新的文化传奇。□ 朱迅/ 文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