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武夷
任林举:问茶九曲溪
2018-03-01 08:48:06  来源:武夷山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时间般清幽的九曲溪水,终于还是安恬、平静地流向了远方。

过黄岗,下建溪,入闽江,直向东海,纵然有九曲十八弯的缠绕和牵绊,仍没能阻挡住它们坚定不移的步履。就这样,一去千年。两岸间多少枯荣兴衰、多少生死轮回、多少晨昏交替明明暗暗的岁月,俱随其潺潺的涌流之声而渺渺东逝,但却有一脉清气长留山水之间,不竭不衰,纵横跌宕,施行化育——

在水,生为鳞甲水族;在山,生为翠竹青茶;在喧喧嚷嚷的红尘里,则成为吐纳于人们心间的一缕浩然之气。尤其这水畔山间乱石丛中的茶,仿佛是武夷山区的绿色精灵,不仅将日月精华而且也把这个地域的天、地、人道集纳于小小的叶片之中。

自汉代以来,武夷山区的先民们似乎就初晓茶道,至明清时期,已经掌握了一套完善的种植、采摘、加工、储运技艺。一片小小的青叶,经过采、晒、晾、做、炒、揉、焙等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初始的形态发生了奇妙的改变,外观上已不再有鲜活脆嫩的生命特征,但却由内而外地生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这已经物化了的灵魂。

由于有太多人类心思、理念、品性、情感、智力、体力的倾注,它们又注定要承载关于生命的千般滋味、百种信息。

在九曲溪的岸边行走,放眼苍茫翠秀的山麓,无数天然本真但却杂乱的绿色生命都处于自由而散乱的生长状态,唯有一片片整齐、规则的茶园显现出鹤立鸡群般的突兀。突然就觉得,这奇异的田垄、田垄上奇异的植物之中,一定蕴含着太多不可思议的人意和天机。似乎,维系着人与植物、植物与流水、流水与自然、自然与宇宙之间关系的某种“道”,就隐在其间。

那么,开启“道”的密码最终会落在谁的手里呢?是种茶的人?做茶的人?还是喝茶、品茶的人?我的心像一只无处落脚的红脚鸥,在九曲溪上空反复盘旋,脚却跟随感觉移至那家名叫“锁韵”的店铺,找到了名叫郑标凤的弄茶人。

然而,这个教师出身的茶艺师却笑而不答,手持一壶,中沏“花香水仙”,腕起腕落,又让那潺潺的水声在我们的耳边响起。岁月的况味,自然的神韵以及有关生命的本色和芬芳似乎又随缭绕的茶香在小小的空间里还原、释放出来。

图片来源网络

“花香水仙”算是茶里的少年。大约,一个人在20多岁的光景,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吧——生机勃勃,热情洋溢,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之间,都透露出难以言说的美妙,但一切如风,易起,也易散。郑标凤说,这山间的茶从本质来说,并非复杂难辨,因其出生之地的不同,大概只分几类,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凡生于九曲溪九曲十八弯之间的茶都叫正岩茶;流域之内但已出“九曲”的叫半岩茶;而生于九曲溪流域之外的则叫洲茶。

一类茶之间,比如同为正岩茶,不管你是“水仙”、“肉桂”还是“老枞”,都属于同一个地域的同一个家族,其“本”是差不多的,不同的只是因为它们的经历不同,有的是小火,有的是中火,有的是大火焙成;有的少了一两道工序,有的多了一两道工序。如果每种茶泡过十遍之后再煮,就会有另一种奇异的香气从骨子里散发出来。只要是同地所生,“本”就是相同的,洗去铅华,最后的香气也归于一致。如果生长地不同,本的质地不同,散发出来的香气也会有所不同,优劣自见矣!

清纯的“花香水仙”也和世间的年轻人一样,虽然也有着年轻时所固有的浮华,但这一款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这一款是纯正的正岩茶,生在乱石丛中,而不是松软的田间,从苦寒中熬出来,自然就没有丝毫的纨绔气,只多了几分天然的骨性,一煮,就流溢出别样的韵致。

郑标凤一边煮这“泡”“花香水仙”,一边为我们打开一扇记忆之门。她的父亲是浙江温州人,18岁就从浙江到福建桐木当伐木工人,一家人从小喝大壶茶长大,常常泡一缸茶喝上一个礼拜,一直到再也泡不出一点颜色。那时,她只知道穷人的不易,而不知茶也来之不易。她自己开始做茶之后,才感觉到做茶的艰难和茶的珍贵。尽管如此,她还是给自己确定了“让懂茶和喜欢茶的人喝得起茶”的做茶理念。所以对于每一个来店里买茶的人,她都会先请人喝茶、谈茶,教人如何品茶、爱惜茶,并重点教人如何煮茶。但她从来不推荐那些价格昂贵的招牌茶给客人,因为她自己最知道某些茶的炒作成分有多大。

人近中年,郑标凤渐渐活得如那款看家的“素馨兰”一样馨香淡定、性情沉稳,以一颗仁爱之心对着自己的茶和自己的顾客。她终年辗转于茶园、茶厂和茶庄之间,细心体会着每一款茶的性情和“魂儿”,越是懂得,越加爱惜,终至不忍拿自己心爱的茶去市场上恶炒,唯愿自己的茶依仗温和的价格和高尚的品质走得更远,让更多的人认可、分享。她说,自己的茶,就是自己的女儿,虽然有一天注定出嫁,但并不是要靠她挣钱、赚嫁妆,只愿她能找到一个懂疼懂爱懂珍惜的好“婆家”。

她爱茶,却不太喜欢那种霸气十足的“肉桂”,但这无关品质。只因为她生了一颗十分“女人”的心,所以就不太喜欢过于“男人”过于阳刚的茶。相比之下,她更钟情于树龄在50年以上的“老枞”。理由很简单,老枞是茶中品性高尚的老者和智者,表面随和、平静,内里却藏着一生的沧桑和波澜。深厚的香,隐在青苔味、木质、或岩石味道之下;至性至情,隐在不被察觉的内心深处。不但耐焙,耐泡,耐煮,更耐品咂、回味,从里到外弥漫着馥郁的精怪之气。

不知不觉间,一杯在沸水中涅盘的老枞,已经在我们的闲谈中放置很久,虽然鲜艳的颜色依旧,但已经没有了温热的气息。时浅道深,意绪阑珊,我突然觉得应该告别了。

待我们起身,郑标凤建议我们把一杯冷却的老枞喝下。迎着我们疑惑的目光,她对以微笑,微笑里却藏有几分自信和神秘。她说,老枞之所以为老枞,最大的长处是凉而不寒,即便搁置很久,依然会香郁不减,不伤人的脾胃。

于是,茶水入口,香沁心脾,竟如一句意味深长的隐语。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