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看武夷>
“武夷”之光,点亮绿色南平路
2018-12-21 08:33:46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生态+品牌 生态优势化为产业优势


“双世遗”品牌,其核心内核之一是生态。南平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正是生态。40年来,从建设“绿、旅、新”的旅游生态经济区,到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再到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南平厚植绿色发展优势。缘此,南平巧用“大武夷”品牌,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质量品牌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品牌建设,2002年到南平调研时,嘱咐要发挥比较优势,打出名牌,创出特色,要突出打好“大武夷”品牌,开发具有闽北特色的旅游产品、生态产业,带动旅游农业、绿色食品业、旅游工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农业无疑是南平最具基础的产业。40年来,南平农业农村改革创新频频:1981年3月,一场在建瓯召开的东峰公社包产到户队长座谈会正式拉开闽北农村改革的大幕;1989年5月,南平地委、行署在全地区推广“芝、麻、观”农业开发模式,这是以建瓯芝城镇、顺昌洋口镇麻溪村、延平西芹村观音坑为代表的山田互补、山垄多元化立体开发的农业综合开发典型;1999年2月,南平首批225名科技人员下派进驻215个村,成为首批科技特派员,在闽北大地上掀起一场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和创新浪潮。


四十载耕耘,南平从单一“福建粮仓”变成多点开花,初步形成了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568.6亿元,是1978年的12.4倍。但是,农业大而不强,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一直是制约南平农业发展的瓶颈。


南平市委书记袁毅说,南平山清水秀、生态优越,是福建的农业大市、资源大市,好山好水生产出诸多绿色优质的好产品,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大多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急需通过品牌建设,改变农产品质优价低、有口碑无名牌的状况,以品牌建设提升产品价值,推动绿色产业加快发展。缘此,南平创新思路,在全省率先推出“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把一手生态好牌打出好局。


今年7月,就在“双世遗”所在地武夷山,南平从优质农产品入手,36家企业作为首批使用“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15家企业成为营销渠道授牌企业。


以区域品牌赋能精品农业,正是山区农业升级切实可行的路径。政和瑞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步贵说,创牌并不容易,小品牌无人问津,大品牌需要资金和时间积淀。2007年企业就申请了“政名”等牌子,苦于没有自己的品牌策划团队,一直小打小闹。“现在有了区域公用品牌,对于我们这样中小企业绝对是一个大大的利好。”


品牌赋能,为南平农业转型升级铺路垫石。目前,来自光泽生态食品城的武夷纯然系列农产品已入驻盒马先生门店,售价比普通同类农产品贵了一倍,真正让好产品卖出了好价钱。记者了解到,今年政和白茶、南平竹笋、浦城大米、建阳橘柚4个农产品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武夷星茶业和享通蔬菜2家企业入围福建名牌农产品,596家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现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618个。


不仅是农业,南平七大产业体系中,借力“大武夷”品牌比比皆是。在闽北山区光泽,一款矿泉水红遍了大江南北。这款注册为“武夷山”的矿泉水自带流量,成为第一届全国青运会、海峡论坛的指定用水。短短3年多,在全国28个省(市)区中石油加油站便利店销售。“武夷无疑是最靓的一张名片,让武夷山矿泉水飞进全国的千家万户,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武夷山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罗旌西说。

1  2  3  4  5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