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武夷>
《2018中国年度随笔》:神茶清水武夷山(下)
2019-02-01 08:44:13  来源:武夷微发布  责任编辑:王俊杰  

桐木关


武夷山多水多云多雾,难得见晴。蒸汽似乎时时刻刻都在从林带、峡谷里升起,山上仙气缭绕,不知道里面隐居了多少大神大仙。


出车的师傅说,市区好久没有下雨了。一夜急雨后,次日清晨我们催车出发,两边的山突然清晰了,不见了水气、烟雾。我们以为是上好的晴天,能见太阳。


一路盘山穿岭,来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通过关卡,经桃源峪、铁索桥,绕“自然与人”雕塑南下,来到大竹岚,看见下面有一条斜斜的、水泥石子铺成的宽道。我们下了车,沿宽道弯弯曲曲,步行下山。上方是蔽天的毛竹,虽不及我老家宜兴的竹海那么壮观、高险、水淋淋,但也已经很成规模了,总有数百亩之多,禁止采伐,早年的住户也全部迁移出去,我们没有遇到一个人。


这地方大师兄每年必来,是避暑、静心、消烦的好去处。


我们闻着竹子的清香,散淡而行。落在后面的,吼了几句《圪梁梁》:“对面山的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的谁,那就是你那个要命的二来妹妹……”


竹林边也偶见茶树林、蜂箱。风吹竹动,发出沙沙的轻响。


发现路边有几根青竹,可以落脚,我们每人抱上一根,拉开了手脚,纷纷作起飞状,合影留念。恰好七个人,即时发在微信群里,被朋友们戏称为“竹林七贤”。只是红黄杂沓,中间手舞足蹈着四名女生,要是加上拍照的大师兄,倒可凑一个“八仙过(竹)海”。


往下右转,还有个叫十八跳的地方,溪水清澈鲜活,从中间激荡而过,几十年前沟里爬满毒蛇,欧洲的探险家走遍各个角落,唯独这里没能过得去,可见是吓人的。


大师兄年轻的时候就到过,他们也是担心遇上眼镜蛇之类,进沟之前买了香,趴在路中央,呼天喊地,虔诚跪拜。还真是显灵,没有蛇出来惊扰他们。


我们的重点不在此处,而在桐木村和桐木关。


熟悉茶史的都了解,乌龙茶始于武夷岩茶,红茶的发源地却在桐木村——武夷山一地,孕育中国两大茶系,那是相当了不起的。


山上多云,手机信号不好,我们来到比较平坦的谷底,才打通电话,请师傅开车下来,接我们上行,往北,走了几十里山路,来到桐木村“正山小种发源地”、“金骏眉发源地”两块石碑前,下车观赏、游览。


所谓正山小种,那就是红茶的老祖宗了。1609年由荷兰商人带去欧洲。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以几箱正山小种红茶作为嫁妆,据传她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泡一杯“正山小种”红茶。随后,英国的安妮女王提倡以茶代酒,将茶引入上流社会,正山小种红茶成为当时的奢侈品,风靡欧洲,在欧洲形成喝“下午茶”的风尚,甚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英式下午茶,以正山小种加牛奶调制而成。英国人说“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诗人拜伦则在《唐璜》里写道:“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


那时候没有“专利”之说,正山小种饮誉世界后,其他各地纷纷引进或窃取其养殖、制作方法,近者如安徽的祁门,远者如印度。


红茶的诞生完全出于偶然。传说1568年左右,明朝一支大军路过,晚上驻扎在桐木村,当地茶农逃上山,新采的茶青来不及制作,士兵们就睡在茶青上。第二天军队开拔,茶叶发酵。茶农立即炭焙烘干,烧的是马尾松,松烟味被吸附到茶叶里。未料到这样的茶泡出来汤色是红的,带有松烟香,卖出后更受欢迎,供不应求。可是正山小种也走过很长时间的下坡路。由于近代以来国内战乱频仍,到民国末期正山小种濒临绝迹。计划经济时代,也没有得到恢复。一千五百多村民住在草庐里,散布于桐木大峡谷断裂带内,艰难度日。即使到了20世纪末期,一斤正山小种茶叶只卖四五十元,也少人问津。仓库积压多了,茶青便无人采摘,茶园渐渐荒芜,有的只好砍掉茶树改种毛竹,靠加工毛竹维生。


2005年,受到两位来自北京客人的启发,桐木村茶人将芽尖按红茶制作方式予以萎凋、搓揉,发酵,烘干,茶叶有股淡淡的蜜香味——正是这道工序的改变,新品不同以往,大受欢迎。


命名时两位北京茶客察看茶叶,见它纤细紧秀,间杂金色毫尖,身骨重,似眉毛,能长久,取一个“眉”字。再从制作师傅的名字中取一个“骏”字,含骏马奔腾的吉意,又说明它的茶叶长在崇山“峻”岭的深山中。“骏眉”就诞生了。


后来制作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茶叶,喝起来都不错,当然味道不如全芽头的。便用金银铜作“姓”,区别等级,叫做金骏眉、银骏眉、铜骏眉——2008年铜骏眉改名“赤甘”。“赤”为红色,“甘”是口感。一芽二叶初长、较嫩者,为小赤甘。一芽二叶、叶较粗大者,为大赤甘。小者甘甜,大者醇厚。


当然,金骏眉原料虽仅一种,但是茶树的位置、采摘的时间、制作的火候工艺不同,金骏眉的品质也有高下之分。上品者,干茶乌中透黄、油润鲜活、有光泽、白毫显露,条索壮实紧结、秀挺略弯、匀整无茶末杂物。其香纯正,清新优雅。冲泡后芽头挺拔,叶底呈鲜活软亮的古铜色。数泡后条索张开,茶叶柔软有韧性,俗称还阳。其汤色红艳,碗壁与茶汤接触处有一圈金黄色光圈——“金圈”。品之甘甜润滑,带花果、蜂蜜香,回味无穷。


次者芽含量少,色泽乌黑稍有光泽,稍有金色毫毛,香气稍有甜香,滋味甜和稍淡,金圈欠黄亮。劣者芽少,以成熟摊开叶片为主,条形松而轻,色泽乌、稍枯,缺少光泽,无金毫,带咸味、土味等异味,香味平淡,且有粗气。工艺不好的也容易把茶做死,条索不能舒展。


金骏眉耐泡,取3克置于杯中,连续冲泡12次口感仍饱满甘甜。用水也讲究,选山泉水、井水、纯净水等含钙镁低的“软水”,水质新鲜,含氧量高。等开水凉到八九十度后再冲泡。倒水沿盖碗或杯壁细细注入,保护细嫩茶芽表面的绒毛,避免茶叶在杯中激烈翻滚。第一泡洗茶,快速出水,洗杯闻香。第一至第十泡时长约15秒、25秒、35秒、45秒、1分钟、1分钟10秒、1分钟20秒、1分钟30秒、2分钟、2分钟30秒。或每泡顺延10秒。


金骏眉因其品味独特,一经上市就受到茶君子们的狂热追捧,短短两三年间红遍大江南北,创出一个崭新的品牌。更重要的是掀起一股红茶热潮,带动正山小种、乃至国内整个红茶产业的复兴。几年内,正山小种从一个濒临灭绝的积压品,到价格猛翻十余倍的畅销物。桐木村如今有了大大小小上百家的茶厂。


我们以为这一次喝不到金骏眉了,暗自惋惜,岂料大师兄埋下伏笔,催我们上车,先去桐木关,他有朋友在那里把关。


此去离华东第一高峰的黄岗山不到30公里,桐木关位于两者之间。


桐木关是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海拔有1100米,位于武夷山“V”形大峡谷的交叉点上。过去这里大量种植油桐树,产桐油,大的地名就改为桐木。是江西进入福建的咽喉要道。明末清初动乱年代,更是出入中原的关口、军事要地。


在两崖之间的平地上,筑了一道青砖城墙,城墙之上盖了两层红顶白楼,状如宝塔。城门是圆拱形的,三四米高,三四米宽,可并行两辆轿车。路也是平坦结实的混凝土马路。


我们上车时看着离天还远,天上的云厚厚的,却能见到一块一块的蓝,能见度也在一两千米以上,下车发现已经到了云雾里,能见度也就一两百米。天地昏茫,大风飘刮,虽不见雨,空气却又湿湿的,我的光秃秃的脑袋上能够感受到一层一层的凉意,那是潮气,也是水汽在降落。穿得少的直打哆嗦。我穿的是厚实的羽绒服,赶紧拉上帽子,扎起绳扣。


大师兄偏于精瘦,见一次瘦一次,瘦而匀称、干净,骨头硬,大概武夷山的茶喝多了吧,把他身上所有的毒涤净,连多余的想念都没有。这次就大意了,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外套,骤然遇风,冷得受不了,忙从车厢里翻出一件透明的蓝色塑料雨衣,穿在身上。那雨衣其实只是一层膜皮,由于太薄,袖子、肩部全破了,飞飞的,他穿得歪歪扭扭,加上瘦,人随时能吹起来,被大家笑称为丐帮帮主。


他领我们花花绿绿出了关,穿过栏杆,一步从福建跨入了江西界内,说要带我们徒步过去,看看情侣瀑布,不远,两三千米。


我们走的是一段半山腰上的公路,弯来弯去。右侧是崖壁,长满树和草,左侧是深谷,完全被森林覆盖。偶尔豁一块出来,能看见下面有多深、峡谷有多远。没有天,峡谷里浓雾密布。不觉下起了毛毛雨,走几步好像雨又消失了。


路上是厚厚的落叶。注意的话,可以发现车轮压过的纹。但久不通行,这时候除掉我们几个,不会有其他人了。


到处都是溪流的哗哗声,上下一片,小溪白晶晶的,溅起碎花,从隐藏的石头间隙,几乎直挂着一路跳落,每一条都悄悄通下去,看不清是如何穿过公路,而不留任何痕迹的——正是有了它们的顽强不息,千条万条,才汇为下游著名的九曲溪,奔流成浩瀚的闽江。


我们从一片竹林里穿出来,回头看,中间空荡荡的,公路也像是连着鬼门关,大雾弥合,天地昏黑,沙沙有声,仿佛老妖作法,女生们看得心惊胆颤,就想回。


“这里曾出现过华南虎。”


女同学惊叫声声,几个人揪在一起,担心万一跳一只出来挡住我们怎么办?


联想可真丰富!我的心也是虚了虚,发现公路上大大小小的石块不少,真要出现这样的精怪,那只有抄家伙拼命了。倒没想到我会爬树。但是丢下女同学,自己爬树,恐怕也不合适吧?怎么也得掩护几个女生撤退吧?再说了,八位大仙,还怕一只老虎?


我们走了总有三五千米,还是没有看见情侣瀑布,会不会走过了?这么多的溪水,夏天暴雨多,瀑布大,容易发现,现在是初冬,哪一条溪流都可能是情侣瀑布。


我们返回去,否则下山天太黑,就不方便了。


来到桐木关的哨所,那是一个小院子,门口养了狗,嗷嗷直叫。


我是反对养狗的,一旦狗咬人,易得狂犬病,无药可救,那是很恐怖的事情。但是哨所门前有狗,是应该的。


大师兄的朋友早在办公室等着我们了。人以类聚,他也有一套茶具,我们围着坐了一圈,喝茶。


先上的是正山小种,朋友自家种,自己做的野茶。再就是袋装的特级金骏眉。


办公室摇晃起了琥珀光,我们喝得满头大汗,如同金庸先生笔下奔跑了一千里的汗血宝马,我相信自己的汗都是红的。(蒋泥)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