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朱子之路
朱教授讲朱子|为人处世(5)
2018-07-03 08:35:47  来源:武夷山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人只习得那文饬处时,自是易忘了那朴实头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之类。(《语类》卷二五)

巧言令色,求以悦人,则失其本心之德矣,不待利己害人然后为不仁也。(《文集》卷四五《答虞士朋》)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言辞动听,面目和善,只是致力于做表面工作以讨人喜欢。这样的人就是在尽情地发挥人欲,而把自己本心中善的德性给丢了——这是朱子对此的解释。

朱子说,一个人如果只是学会了“文饬”——做表面文章,伪装自己,那就容易忘记朴实的美德,最后变成了孔子批评的“巧言令色”之徒。用“巧言令色”的方法取悦别人,也就失去了人的善的本心,这也是“不仁”,并不一定要利己害人才算是不仁。

人事即天命也。人事不尽,则祸患乃其自取,而天命不立矣。故尽人事者,是乃所以顺夫天命而谨守之,此知命所以不立乎岩墙之下也。(《孟子或问》卷九)

“人事”,指人应该做的事,人力所能及的事。“天命”,指人的命运。

朱子认为,“人事”与“天命”是统一的,人如果不尽人事(做你该做的、能做的事),那么就是自取祸患,也就谈不上天命了。所以,尽人事就是顺从天命而守住你的命。孟子说:“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就是说,知道自己命运的人,不会站在将要倒塌的墙下面。“知命者”是天命;“不立乎岩墙之下”是人事。你不能说你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就站在危墙之下。万一墙倒了,不照样压死你?这就是没有尽人事。所以,朱子指出“人事尽处便是命”。

但是,人尽了人事,还是改变不了命运,怎么办呢?程颐说,有些人“遇一事,则心念念不肯舍,毕竟何益?若不会处置了放下,便是无义无命也”。就是说尽人事是必须的,尽人事以后,就要泰然听命了。如果不知道听命,心里总是放不下,那就是“无义无命”,这样既不在理,也不在命了。所以,朱子又说,尽人事要合乎理。人之所以命不顺,恐怕正是因为你在尽人事的时候没有合乎道义。他说:“处置者(尽人事),合乎义也;放下者,顺受乎命也。”

古人上下之分虽严,然待臣仆如子弟,待子弟如臣仆: 伯玉之使,孔子与之坐。陶渊明篮舆,用其子与门人。子路之负米,子贡之埋马,夫子之钓弋,有若之三踊于鲁大夫之庭,冉有用干却齐以入其军,而樊须虽少,能用命也。古之人执干戈卫社稷、躬耕稼与陶渔之事皆是也。后世骄侈日甚,反以臣子之职为耻。此风日变,不可复也。士君子知此,为学者言之,以渐率其子弟,庶几可少变乎?(《语类》卷一三)

古人虽然对于辈分的大小和职位的高低(上下)有严格的区分,但是,他们对待下属和仆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弟,而对待自己的子弟就像对待下属和仆人。孔子的朋友蘧伯玉派了一个手下的人来看望孔子,孔子请他坐并与之交谈。陶渊明腿脚不便而乘坐轿子,用自己的儿子和学生做挑夫。子路自己吃野菜,却千里迢迢背米给母亲吃。孔子的狗死了,叮嘱子贡要用东西把它包起来埋葬。孔子钓鱼而从来不用网(以避免伤害小鱼),射鸟从来不射归巢之鸟(归鸟要回家喂小鸟)。孔子的学生有若虽然是一个书生,但为了保卫国家,积极参与敢死队的选拔并上战场;学生冉求也是文人,但为了打败齐国的侵略,手持盾牌冲入敌阵;学生樊须虽然年纪很小,也勇敢地冲锋陷阵。古人或者拿起武器保卫国家,或者务农种地、捕鱼打猎、制作陶器,都是在为国家效力,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后来骄傲奢侈的风气一天比一天厉害,反而把做臣子的责任当作耻辱了。风气这样变坏,要改变恐怕很难。我们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如果懂得这一点,一方面要大力宣传,一方面要以身作则,带领自己的子弟学生来体味、践行,也许还有可能改变。

德谓: 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肃政教;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道人为善,能规人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能解斗争,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文集》卷七四《增损吕氏乡约》)

朱子认为,一个有“德”之人应该具备如下的表现: 看到好事,一定会去行动,知道自己有缺失,一定会去改正。能管好自己,也能管好自己的家庭。能服侍好父母兄长,能教育好子女弟妹。能管好雇工,能处理好行政事务,能教育好员工。能服务好上级长辈,能和睦亲戚朋友。能选择益友,能奉守廉洁、正直。能广施爱心,能不辜负别人的托付,能救助患难。能引人向善,能规劝别人的过错。能为人谋划事情,能为大家服务。能调解纷争,能判断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做恪尽职守的官员。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