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武夷>
《中国作家》:五夫镇,半亩方塘活水来
2019-01-30 09:07:49  来源:武夷微发布  责任编辑:王俊杰  

据说,英国史学家汤恩比对宋朝这样评价: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宋朝,从传统武功的角度看,可归类弱世,在边防战争中常常落败,南宋更是偏安一隅,让人感叹其“窝囊”。但是,另一方面,宋代偃武修文,文明昌盛,科举完善,经济繁荣,社会生活气象万千,又令人惊叹宋朝之繁盛。


近代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更是令现代人向往,那是一种平和优雅、含蓄蕴藉的诗意生活,“贵在适意耳”。


武夷山中的一个古代小镇,可以说,南宋时期是一个儒者、文人的荟萃之地,是南宋那个特定历史阶段一个文化标本的遗存。到武夷山是初冬,我急切地向南宋时代文人聚集的中心靠近,想探知那个时代文人精神的一点秘密。


适逢武夷山茶博会,掠过车窗的都是武夷岩茶、金骏眉、大红袍、正山小种各厂家、商家的标识与广告。于是在奔赴五夫镇朱熹故里的路上,我眼里的朱熹,就是一个在云山雾绕的山居里,点茶、焚香、读书的武夷书生模样。文人雅士无茶何以相聚?斗茶读书,品字赏画,读经论道,那个时代的文人生活,就像宋代的《山居图》名画一般。


从武夷山市区驱车五夫镇60公里路程,一路想象的是朱熹少年投奔义父的身影,丧父的恓惶,与母亲即将寄人篱下的复杂情愫……朱熹此行五夫里,遵照父亲遗训,投奔父亲的几位至交,在当时也是鼎鼎有名的“长老”级清流人物:刘子羽,还有“武夷三先生”胡宪、刘勉之和刘子翚。


在平旷之上,隐约见朱熹端手迎迓,背后是青山连绵。睁开恍惚的眼睛,朱熹先生在远处矗立着,白衫素帽,那是在建的朱子文化园,车没停留,我在心里叩拜之后,直奔五夫镇东的府前村紫阳楼。


朱熹是宋绍兴十四年(1144)迁居崇安县(现武夷山市)五夫的。他的出生地福建尤溪县,祖籍江西婺源,11岁随在福建任地方官多年的父亲朱松,寄居建州(今建瓯)。绍兴十三年(1143)三月,是朱熹命运的一大转折点,父亲病重,将其与母亲托付崇安县五夫镇的刘子羽。次年,14岁的朱熹,遵父命随母投奔五夫,成为刘子羽义子。此后,朱熹在五夫屏山下,从师读书,筑楼讲学,前后寓居近五十年。

1  2  3  4  5  6  7  8  9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