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看武夷>
武夷山:“小巷总理”城市社区抗疫的“三化三防”
2020-02-18 20:35:4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江永和对封闭卡口进行登记检查 邱汝泉/摄

东南网讯 社区工作人员因身处最基层,居民大事小事都要管,被称为“小巷总理”。武夷山“小巷总理”聚众智、集众力,发挥“小管家”的“大智慧”。

社区是治理体系的终端,却是人民群众的前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社区是前沿阵地,是风险一线。武夷山市社区22位“小巷总理”,他们每天走街串巷排查、宣传,为隔离群众送温暖;他们每天面对海量人员、海量信息、海量数据、海量任务,不言苦累,施谋设“计”,为小城防疫护安全。

网格为基,守好防疫管控关

随着复工日期临近,武夷街道三姑社区内进出的人员、车辆逐渐增多,社区主任江永和把原来的“三班倒”改成了“五班制”,既考虑到卡口职守不掉链子,又考虑工作人员饭点能回家吃上一口热饭。

早上7点,是辖区各卡口人员到岗的时间。上午8点,是社区所有人员晨会的时间。而清晨6点,是江永和出发上班的时间。


江永和走访商户 邱汝泉/摄

在对各小区登记点进行巡查的过程中,他反复给登记点负责人强调当前封闭式管理的要求和标准,指导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反馈业主群前一天的诉求、建议和咨询。在流香涧路,从温州返回武夷山的胡女士已经居家隔离十多天了。江永和和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上门随访登记,给予生活帮助。“这家人防控意识很强,每次我们来访都和我们隔着三四米的距离,我们给她们家送健康卡、送承诺书、送生活物资,他们都让我们放在门口,等我们走后再出来取。”江永和说。

“现在全国疫情严重,社区工作人员才几个人,防控还是得要靠我们遵守当地规矩的。是吧!”胡女士说。

据江永和介绍,三姑社区内居民总共有5600多户,常住人口19000多人,道路四通八达,开放式小区多,没有物业。鉴于此,江永和将片区进行网格优化,制作网格片区图,发动小区内的党员志愿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再把整个社区划分为7个片区,设置7个进出关口,选出“关长”,分别把关。落实网格化管理,严控片区出口管理,集中力量科学管控。

智能为核,守好防疫宣传关

“80后”的崇安街道石雄社区主任林剑,是武夷山众多社区“逆行者”中的一员。


林剑在社区宣传防疫知识 邱汝泉/摄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林剑想方设法出硬招。第一时间林剑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化身防疫“安全卫士”,主动认领楼栋,每天戴着红袖章,背着小喇叭,穿梭在街巷,摸排、宣传、服务……此后,每天除了打电话、微信群,他还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大显示屏、短信平台和单元门口张贴告居民书等形式,提醒居民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并组织社区志愿者对辖区进行消毒。

石雄社区,辖区面积全市最大,又是北面城乡结合部。武夷山市的“菜篮子”基地就在这个辖区内。除了户籍在社区的常住人口外,还有许多户籍不在社区而生产生活在辖区的进城务工农民需要社区管理。如何把“11个一律”宣传到位,这个人群是个攻坚点。“这部分农民大多在‘菜篮子’基地种菜务农,早、晚会去地里。我就早上6点多、下午4点多去菜地走一遍,碰到认识的就拉拉家常,捡着重点和他们唠叨几遍,他们也就知道了。”林剑说。

2月14日,笔者见到林剑时,他嗓子沙哑,眼睛里略带血丝,橙黄的康师傅泡面在他的面前。而“我们的社区主任让我们的安全感‘爆棚’。”是社区居民最直接的表达。

精准为要,守好防疫排查关

大雨鞋、蓝雨衣、长柄伞。这是湖桃社区主任杨乐禄的工装,也是湖桃社区的工装。“立春以来,武夷山雨水多。这是雨衣也是我们社区人的防护服。”杨乐禄自豪地说。


杨乐禄和社区工作人员核对数据 邱汝泉/摄

新丰街道湖桃社区是武夷山市区外来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聚居较多的一个辖区,人口流动大,人员社会关系复杂。为防止有“四类重点人员”信息漏报,更精准更及时地掌握社区的排查数据,湖桃社区主任杨乐禄把社区划分四大网格,设置15个卡口,由网格长和楼栋长在片区巡查、入户宣传的同时逐一排查,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新丰街道商会志愿者共同组成12个摸排工作小组,入户摸排。还组建了在职党员防疫工作群、社区志愿者群、湖桃社区居民群等微信群,以便群众及时监督排查情况,防止排查出现遗漏。“排查人员是一方面,体温排查也很重要。”于是,在辖区卡口入口处,对进入辖区人员逐一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

近期逐步复工复产,返回武夷山的人员也逐渐增多。午饭的时候,杨乐禄一回到社区就立刻和社区同事一起梳理返武人员的“大数据”,安排好下午入户排查工作,记录下自己入户的信息,又匆匆出发。下午5点,他再次回到社区,和社区片长、街道挂点干部一起开排查碰头会,及时解决排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时候,我们赶不及碰在一起,就开视频会,但是5点必须碰头。”杨乐禄说。

“这些天,累不累?”他说:“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我们排查做细一点,疫情风险就会少一点。”

落细为实,守好防控服务关

吹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以来,早上七点的第一班,晚上十点的最后一哨,都能见到营盘社区书记程国府的身影。


程国府给社区工作人员量体温 邱汝泉/摄

量体温,是他上班的第一件事。微信回复社区内居民的咨询和投诉,是他下班前必须完成的事情。“让老百姓要不信谣、不传谣,就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让老百姓不出门、不串门、不聚餐会友,就要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缘由,才能做好劝导。”程国府说。

“那天雨一直下,他一个人骑着电动车就出去了。后来才知道,程书记去检查卡口铁马围栏是否牢固。”社区党群工作者刘月说,“我们这里女同志多,外出调解都是他自己去。每天早、中、晚三次上门询访,都是他自己带着医务人员去。”

在每个卡口,他和值守人员核对信息,确保进出人员的管控登记,不漏一人。在社区里,他和同事要对湖北、温州返回人员反复察看,做好每日电话、微信、短信的联系。中午,他又接到通知,要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复工前全面摸排。此时已临近傍晚6时,他和社区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正核对下午摸排的数据。

从大年初一开始,程国府承包了所有晚班值守。同事担心他身体吃不消,让他休息,他说:“社区每个人都辛苦。你们的孩子都还小,早点回去。”程国府把社区当作家,给予社区每个人的守护和关怀比给家人的多太多。社区工作人员说:“程书记是我们社区抗‘疫’的硬汉,更是抗‘疫’的暖男。”

万家灯火,总要有人负重前行。“小巷总理”们,白天是疫情防控一线“战斗员”,排查、登记、宣传;晚上是回应群众关切的“解惑员”,答疑解惑,守护平安。“越是危难险急的时候,越是需要基层干部冲在前,给群众温暖与心安。”这是“小巷总理”的心声。(朱曦)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