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看武夷
武夷岩茶采茶图——赴竹窠茶山沿途所见
2017-05-10 15:12:2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江江  

没有喷洒杀虫剂的生态茶山

采摘茶青

挑茶下山

今年武夷山的采茶季来得晚了点,但和晚年相似,岩茶景区内除了游客,又多了一群头戴草帽、肩挑竹筐的茶人。何止挑茶工,包括做茶人、采茶女、购茶商以及我们这些捕捉新闻线索的写茶人……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别致的“武夷岩茶采茶图”。

7日上午,在武夷山市小丘岩茶厂总经理邱泰雯的带领下,记者前往正岩核心产区——竹窠。

竹窠位于著名的“三坑两涧”中的慧苑坑。一进入景区,记者就看到,道路两旁的空地上晾晒着不少茶青,这是武夷岩茶制作的一个步骤。熙熙攘攘的游客或俯身闻闻茶香,或忙着“偷拍”茶农们忙碌的身影。“这个季节,武夷山都被一个‘茶’字所包围。这是我在其他景区看不到的。”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昨晚看了‘印象大红袍’的文艺演出,今天在实地看到了真实的大红袍采摘制作过程,真是赏心悦目。”

前往竹窠茶山是景区内一条非常规线路,游客很少。道路静美深邃,旁边的茶树丛中,茶农们依旧忙着采摘茶青。山崖间,白鹇在悠然踱步,溪声、鸟鸣、茶香,山野的清欢一路相伴。

武夷山春季多雨,难得的几日放晴,山中便像炸开了锅一般闹腾忙碌。“茶是不会等人的,过了时日便老了,不可用了。”邱泰雯说道。他每年要往返茶山无数次,但他仍饶有兴致,一边爬山一边跟我们分享多年的爬山经验:“上山时,两手要背到背后。这样,胸腔打开了,呼吸就会更顺畅,也就不会那么喘了。”

上山的路又陡又窄,但见挑夫们挑着两大筐茶青气喘吁吁地走来,我们赶紧找个稍显宽敞的地方避让。沿路设有一个凉亭,走累了,在那里找个长凳坐下,喝一碗山泉水泡的大壶茶,甘甜丰腴,沁人心脾。

一起歇脚的64岁挑夫年生材说,挑一担100多斤的茶青,从茶山到茶厂一趟来回得3个小时左右,一天挑两趟可以赚300块钱。“一季做下来,一年的烟酒钱就基本有着落了。”皮肤黝黑的他特别知足地说。休息了几分钟,他便挑起竹筐,迈着矫健的步子,继续沿着石阶下山。我们则沿着他来时的路,缓步攀登。

“这里,就是我的茶园了!”邱泰雯一声清脆的喊声,惊醒了正躺在树荫处休息的中年男人。他拿下遮盖在脸上的草帽,打量了我们一眼,换了个姿势,倚靠在一棵树下,颇有一种“守株待兔”的架势。聊天中得知,他叫游谟生,是来收购茶青的茶商。同为武夷山人,他清楚这片山场的茶青质量,所以,一大早就过来预订,生怕被同行“抢”走了生意。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你们看,这座就是景区内最高峰——三仰峰。”邱泰雯指着旁边的山峰说道,“在外人看来,管理茶山,每天往返几趟很累,其实,这是养生啊!”

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在茶园上空回荡。“我已经采了14年茶了。每年这时候,我们整个村都‘空’了,所有的劳力都出来做茶。”来自吴屯乡的曹姓采茶女向我们介绍道。整个制茶季,让武夷山的劳动力盘活了起来,妇女们把打牌、聊天的时间用来采茶赚钱。她说:“每采一斤水仙茶青,工钱3元。一天赚几百元,也不难。”

谈话间,福清茶客陈先生一行人在邱泰雯的电话“导航”下到达茶园。看到此情此景,对岩茶颇感兴趣的陈先生忍不住感慨:“以前来武夷山,主要是爬天游、坐竹筏、逛景点,从没注意过茶。这次来这里喝了正岩茶,到茶山亲身体验了一番,才知道从茶青到做茶要经过那么多道工序。特别是正岩产区就这么小的一块区域,难怪价格这么高!”

“做茶就像爬山,一步一个台阶。我唯一的愿望就是把茶做好,不负往年,不负来年。”望着满园茶树,邱泰雯满怀希望地说道。(徐园园 李 茜 文/摄)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