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武夷>
夜读朱子:源头活水
2018-08-13 08:43:57  来源:武夷微发布  责任编辑:王俊杰  

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 书有感之一》,《晦庵集》卷二)

今译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它的源头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观书有感二首之一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已经被收入中学课本。读过书的中国人,恐怕都会背诵这首诗。

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水光滟涟的池塘,映照着蓝天白云。间或的花草飞鸟,点缀其间。池塘水为什么会如此的清澈和美丽?因为它的源头是汩汩流淌的泉眼活水——好一幅绝美的图画,这想必谁也不会否认。谁说朱子是一个整天板着脸的“道学先生”呢? 一个心中只有天理和道心的人又如何能写出这样的诗?

这首诗实在太美了,太有名了,以至于引得不少人到处寻找“半亩方塘”的所在之处。也有不少学者,为了争得这个方塘而大打笔墨官司,有人说“半亩方塘”在朱子长年生活的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也有人说是在江西婺源,甚至有说在浙江淳安。

朱子早就吿诉我们这不是一首写景诗,他只不过是借景寓理而已。

请看朱子自己为这首诗定下的总题目:《观书有感二首》。原来,朱子是在写自己的读书心得,这是一首哲理诗。

朱子写这首诗是在南宋乾道元年(1165)秋天,时年36岁,当时他正在福建五夫里的家中,为寻求一个理学理论问题的重要突破而冥思苦想。

这是一个怎样的重大问题呢?

原来,在理学的理论框架中,如何修养心性与认识事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朱子以前的理学传统中,修养方法偏重于神秘的内心直觉体悟,由此而带出的关于“心”“性”“中”“和”的概念及内涵的论述,也出现了逻辑与理论上的矛盾。

朱子从他的老师李侗那里继承了默静澄心、体认天理的理论,但他很快发现了这一理论的不足。经过几年的研究,他终于在36岁这一年秋天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确立了“主 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进其知”的“居敬穷理”说,使之成为儒家学者修养心性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原则。

陈来先生在评价这一突破时说:朱子“一改道南传统主静,内向和体验的色彩,使得道南在南宋发生了理性主义的转向。从此程颐和朱子的影响在道学内上升为主导。朱子理性主义哲学的庞大体系和影响,不仅改变了道学发展的方向,而且对此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半亩方塘”诗就诞生在朱子理论取得突破之际。

难怪这诗写得如此富于神韵。“半亩方塘”如不是他的心,为何会有如此美丽的“心境”?原来他解决了一个困扰多少思想家、哲学家们的难题。而引导他取得突破的不是冥思苦想,也不单是脱离现实世界的内心体悟,而是汩汩不绝的“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就是先人留下的浩瀚的思想资源,就是现实世界的格物致知。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感到扫兴——瞧,一首多么生动活泼的诗,被说成了哲学讲义。

是的,有点遗憾,但朱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把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浅俗化,使人们能在欣赏自然、品味生活之余,得到哲理化的启迪。

也请依然把这首诗当作一首写景诗来看吧,它写景自然,描绘细腻,动静结合,色彩斑斓,而它的结论——哲理之所寓却是自然而然地流出来的,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不由不让读者去想象、去反思、去追问——如此清澈的池塘,原来是有活水不停地在流入呢。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