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武夷>
武夷吃茶去
2018-11-29 09:20:10  来源:武夷微发布  责任编辑:王俊杰  


当今世界六大类茶,原产地有一半归属福建。


闽地方言保留有不少中原古语,古人精炼俭省,吃喝不分是常态。从饮食角度而论,吃必须经过咀嚼再吞咽下去,闽人将茶汤拿来吃,似乎更有内容、更有厚度,也更有仪式感。向来以“岩骨花香”魅惑世人的武夷岩茶,两百多年前已被一位帝王窥去天机,其诗《冬夜烹茶》记录了吃茶后的别样感受:“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澄明见底的茶汤里头居然暗藏“骨鲠”,对付这种地球上唯一以“岩茶”命名的半发酵乌龙茶,若不使上一个“吃”字,显然无以精准到位。更何况,一句“吃茶去”,还是历史上一桩著名的禅门公案,唐代赵州禅师的深邃禅理,俨然汇绿茶清爽、红茶醇厚之长的乌龙茶一般,茶韵变幻莫测,海纳百川,席卷一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对茶的认知,定格在一只玻璃杯里绿叶沉浮、茶汤鲜爽青涩的层面。由于工作关系,经常要到福建南部的几个县城出差。在闽南,无论是在办公室或者家里,寒暄着于茶几前落座,老朋友烫壶洗盏旋即忙碌起来。烧水用的是电炉、小铝壶,把标有“肉桂”“水仙”纸盒里的锡箔扯开,投入几乎一满盖碗的粗黑茶叶,提起小铝壶将滚水冲入。当地的圆形茶盘多为紫砂,也有陶瓷的,分上下两层,底边的像一个壁直的大盆碗,碗上再嵌着个盘,盘中有细孔。第一道茶汤快快润茶烫盏,倒出的汤水便漏到了大盆碗里。端起盘,下面还是倾倒茶渣之处。茶盏通常就是三只,拇指和中指钳起泡茶的盖碗,食指顶住杯盖,那滤出的茶汤黑红浓稠。时隔多年,想象着吃一口入嘴,依旧是满腔苦涩,一脸“灾难深重”的样子。


当年,我都是用半盏茶汤兑白开水喝,还戏称这功夫茶为闽南酱油。与绿茶一杯比,器具多麻烦多,好像闽南人的礼数,耗的都是功夫呀。


混迹其间的次数多了,渐渐近朱者赤,知晓了个中的一些皮毛。吃茶就是品茶,三盏才写得出一个“品”字来。来客无论多寡,吃了一拨,滚水烫盏酌上再一拨。当年的功夫茶具简洁明了,没有公道杯等一干多余之物,想把茶汤均匀酌入各盏中,不用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些传统招数,如何能体现雨露均施、同分甘苦的茶道精神呢。所谓高斟出香,低酌出汤。开水冲击茶叶,既洗涤尘埃杂质,又使茶香快速翻滚挥发;低酌则是控制更多的香气逃逸、避免水温变低。“茶满欺人”也是一种茶俗,热烫的功夫茶汤最是出滋味的时候,七分满才不至于烫手。坐杯的时间必须控制到位,否则茶碱溶出,汤水涩滞难咽下肚。


1  2  3  4  5  6  7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