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武夷>
《中国作家》:五夫镇,半亩方塘活水来
2019-01-30 09:14:58  来源:武夷微发布  责任编辑:王俊杰  


宋朝作为统一的中原王朝,有北方辽、金、西夏的对峙,外患深重,苟且偷安,但同时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庶和最先进的国家,宋代朝政也称得上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开明的,“崇尚文治”,是所谓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


宋代统治集团崇尚文治,重用文臣,倡导科举不分门第,提倡教育和养士,优待知识分子,“不得杀士大夫以及上书言事人”。儒者、文官、诗人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典型品格,他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思,“修身齐家”追求理想人格,把“治国平天下”视为崇高的理想追求。朱熹一生就在孜孜以求士人理想人格的最高层次。


而在生活观念上,古代士人大多又奉行“贵适意”的生活观,即考虑问题、决定事情从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愿出发,也就是现代人的“从心”。古代士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唯一的通道就是做官,他们为获功名皓首穷经,取得做官的资格,才能参与国家管理。


宋高宗绍兴八年(1136年)至绍兴二十五年(1153年),是朱熹的成长年代,当时秦侩独相专权十七年,是宋朝历史上令人窒息的黑暗时代。朱熹在“学而优则仕”的狭窄拥堵通道上,算是幸运的,少年得志,十九岁即金榜题名,赐同进士出身,但此后宦途坎坷。等待补缺三年后,参加朝廷铨试,授予迪功郎,外放泉州府同安县主簿,又家居带职两年才赴任。先后历事南宋高宗、孝宗、宁宗、光宗四朝,累官知南康军、知漳州、潭州。朱熹的七载仕宦虽短,但从地方到朝中,政绩甚佳。


朱熹毕竟还是一个书生,他的中壮年时期,适逢孝宗皇帝在位的隆兴至绍熙二十七年间。史称:“绍熙之前,一时风俗之好尚,为士者喜言时政,为吏者喜立功名。” 于是朱熹,也是一个喜欢动不动就给皇帝写万言书的士子,想以此影响朝中治国思想。


淳熙十五年(1188)六月,在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补缺中,朱熹向延和殿奏书,极力主张“人主须纯天理、去人欲之旨”。当时太上皇宋高宗驾崩半年,孝宗皇帝虽说算是南宋最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但在位27年就太上皇多方掣肘25年,此时早锐气全无,猜忌心重,“躬揽权纲”“勤于论相”,朝内佞臣势力抬头。朱熹的这些论说,为孝宗皇帝厌烦。不过朝廷还是先后封了兵部郎官、依旧江南西路提刑的职位,都被朱熹推辞。朱熹继续上书,十一月又写了一万多字的进言,认为“以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维、变化风俗、爱民养民、修明军政六事为当今之急务”,此时孝宗正打算禅位给自己儿子,他来了兴趣,已经就寝还起床秉烛阅奏,将万言书一气读完。第二天,就赐朱熹主管溪太乙宫兼任崇政殿说书。朱熹也没领命,推辞了临安(杭州)地位最高的行在内祠,一并推辞为皇帝讲说书史解释经义并备顾问的特殊优待。


朱熹更是一个教书先生,教书四十载,除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考亭书院等著名书院与他相关,每到一地为官,无论时间长短,都兴办书院,亲自主讲。他最重要的、最著名的学生,当然就是南宋的皇帝宋宁宗,虽然他当了40天皇帝老师。

1  2  3  4  5  6  7  8  9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