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武夷山资讯
上梅乡突出党建引领 大力发展产业扶贫
2018-03-27 14:55:57  来源:武夷山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江江  

产业扶贫是源头治贫、长效脱贫的根本措施,是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的最主要渠道。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上梅乡一直把扶贫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任务,积极找准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近年来,上梅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突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这条主线不偏离,抓好书记这个“领头羊”,拧住组织这个“牛鼻子”,发动群众这个“关键点”,走出一条特色扶贫路。

抓项目促发展,用经济杠杆拉动精准扶贫。自从201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将上梅乡确定为省级农民创业园以来,上梅乡党委、政府抓住这一契机举全乡之力,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创业园项目。目前,上梅乡以绿色蔬菜和瓜果等生态农产品为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在平原片建立3000亩果蔬基地;在高山片建立300亩反季节蔬菜基地;在白水片建立1000亩的巴西菇、竹荪食用菌基地,逐步形成了有机蔬菜、食用菌、笋类制品等品种丰富的特色农产品链条。去年,由该乡5家合作社发起,在市区投资建设了占地近1000㎡的创业园农产品展示配送中心正式对外开放运营,构建了实体和网络销售并行的销售平台,创新打开农产品销路。此外,通过参加南平首届食品博览会,4家合作社及企业共现场销售产品1万余元,签订供货协议8万余元,与泉州、上海2家企业达成了供货协议,创业园内各类农产品得到大力推介,大大地带动农民增收脱贫。上梅乡立足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走出符合该乡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把扶贫政策的含金量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现如今,除了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之外,该乡还引进扶贫新产业——光伏发电项目,首阳村、金竹村、茶景村、翁屯村等4个贫困村整合上级下拨的贫困村产业扶贫资金16万元入股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步增加。

亮身份做表率,用示范引领带动精准扶贫。“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留守老人、儿童居多,壮汉劳动力奇缺,土地使用率低,多数农田都荒着,经济整体发展不乐观。”上梅乡地尾村支书丁振平介绍道。为改变现状,结合上梅乡的整体发展规划,他创办了武夷山市山头佬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利用高山村气候温差大的特点,选择一些耐寒、耐旱、抗病、耐贮运的蔬菜,合理安排茬口,成立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成功带动本村农户12户。上梅乡像丁振平这样的党员带头致富能人还有很多很多,首阳村村主任左承基、上梅村村主任游书贵都是返乡创业党员,他们不仅被村民选为村主任,还投资办起了农民创业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到百名农户创业,实现了大家的“乡村振兴梦”。这样既解决了困难群众在家门口的就业问题,也为该乡产业发展增添助力。近年来,上梅乡以党支部为阵地,以“联学联建”乡村拉练会为平台,各村支部书记在党建富强民村、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工作交流探讨、出谋献策,做好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并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筛选一批年富力强、文化程度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致富能人、产业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充分发挥党员的引带作用,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好。

打基础固根本,用组织力量推动精准扶贫。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执政的基础。上梅乡充分发挥乡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和村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利用省级农民创业园的平台,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创建地域品牌、参加食博会等方式“联推产业”,实行抱团发展,发挥“1+1>2”的效用。目前,以今日农产品配送服务有限公司、梦松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绿万春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塔顶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龙头,在全乡范围内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他们通过对区域内贫困户进行帮扶,全乡共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帮扶103户贫困户,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专业合作社带动20户以上贫困户,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同时积极开展“雨露计划”、“春潮计划”等培训工作,邀请省农科所、省农林大学以及市农业局的技术专家来上梅乡蔬菜基地进行技术指导,通过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9场300余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努力提高贫困户生产技能。

如今的上梅乡,贫困户或发展加入合作社进行特色农业种植,或跟着“致富能手”发展进城做生意。“国家政策这么好,党和领导也关心帮助我们,给我们支致富招,带领我们摆脱贫困,我们自己也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了,争取早日过上好日子。”上梅村贫困户丁大哥欣喜地说道。(杨英萍 方福彬)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